网站首页 美容 美体 服饰 情感 娱乐 生活
当前位置:秀秀馆 > 明星 > 大陆星闻

黄渤全部图片欣赏 揭秘50亿影帝的星路历程

栏目: 大陆星闻 / 发布于: / 人气:7.92K

黄渤银幕上的形象也几乎都是“路人”,不论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上车,走吧》中的小巴售票员,还是成名作《疯狂的石头》中的不良青年“黑皮”,抑或赢得金马影帝...

黄渤全部图片欣赏 揭秘50亿影帝的星路历程

黄渤银幕上的形象也几乎都是“路人”,不论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上车,走吧》中的小巴售票员,还是成名作《疯狂的石头》中的不良青年“黑皮”,抑或赢得金马影帝的《斗牛》中的农民“牛二”。然而,这些“路人”血肉丰满,相当接地气,他们有别于银幕上常见的俊男鲜肉和超级英雄,而他也正是因此受到观众的喜爱,登上了“五十亿影帝”的宝座。

然而,就在片约、片酬、声誉日隆之际,黄渤却选择休息一年。说是休息,黄渤其实也没闲着,他接了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穿梭在地铁卖场之间,继续做“路人”。他还担任了青影展的形象大使,给新人导演带去鼓励。7 月25 日,约定采访日的前一天,记者得知黄渤因去四川甘孜州石渠县长沙干马乡中他捐建的驰骋爱心小学慰问,突然高原反应而发烧,没法说话,采访可能后延。而7 月26 日下午,黄渤刚到西宁稍有恢复就决定还是按原计划接受采访。记者坐在黄渤房间的沙发上等候,黄渤就穿着那件“FIRST” 字样的黑色宣传T 恤走了进来。他的脸有些水肿,脸上的皱纹很深,还不时咳嗽,咳嗽时微微流露出一抹痛苦的表情。黄渤的助理说他高反未愈,一咳嗽会连带着头疼。黄渤不笑时挺严肃也挺普通,笑时眉目舒展,“戏”立刻爬上眼角眉梢,记者努力寻找“路人”般的他和“影帝”相关联的蛛丝马迹,不由想起与他合作了《亲爱的》的导演陈可辛的话:“我觉得他的脸很有故事,也非常有毅力的感觉。他脸上的皱纹,特别有个性。觉得他特别刻苦,很轴。”
“演戏这碗饭我是可以吃的”
去年国庆档,有《亲爱的》、《心花怒放》《痞子英雄2》三部黄渤主演的电影上映,它们风格各不相同,他扮演的三个角色也差异巨大。十月档结束后,黄渤由原本的“卅十帝”升级成“50 亿影帝”。可紧接着,他宣布休息一年,原因是高频度的拍戏让他远离了生活。刚过不惑之年的黄渤决定停下来,思考一下演戏和生活的关系。做这个决定时,黄渤说想起20 岁时的自己,组着乐队满中国跑,不甘于常规而平凡的生活。“去做歌手不就是为了这两个字嘛。”他指着茶几上的扇面摆设给记者看,上面有浓墨书写的两个字“撒欢”,“一眼就能看到生命终点的生活意思不大,我就想折腾折腾。我也喜欢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幻想。”
黄渤出生于1974年8月26日,处女座,青岛人,他的父母属于知识分子,还有一个姐姐。父母一心想把黄渤往清华北大送,但他却不喜读书,“书打开的时候,也是眼皮合上的同时”。他喜欢的是唱歌,跟着卡带反复模仿,在初中时就闻名学校,还在歌舞厅演出,每天晚上能挣15 元,当时冰棍就1毛钱一根,体育课他掏出赚来的钱请全班吃冰棍,随便拿。那时,黄渤觉得唱歌可能是让他“唯一能得到尊严的东西”。
高中毕业后,他就组了个乐队开始“国漂”。乐队的名字叫“蓝色风沙”,他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小波”,带着乐队几乎跑遍中国,上到佳木斯鹤岗、宁山、绥芬河,南到广西北海。倒也不愁生计,挣了钱大家平分,一块吃一块花,钱花得差不多,再奔下一个地方继续演出。也经常被骗,说好的演出去了结果压根没有,或者演出完收不到钱。但黄渤觉得那段青春飞扬的时光挺开心的,志同道合的一群年轻人不考虑现实生活,每天就一块练舞,一块演出;兴致来了就摊开地图,觉得哪儿好就去哪儿,说走就走,去到那儿先玩,玩完了再演。那些年黄渤遍访名山大川名刹古迹,拍了许多照片,回头一看全是佛像、古殿,也分不清哪儿是哪儿。
做歌手期间,黄渤也曾回到青岛做过一段时间工厂小老板。他不懂做生意,照样和人去谈买卖,通常是一群人围坐在桌子前,这是远东不锈钢的李老板,这是黄老板……大家喝着酒吃着菜,聊聊最近的钢材价格。黄渤有时候喝多了,他一阵恍惚,看看周围人,再看看自己,越想越觉得奇怪:我怎么会在这儿呢?我这是在干嘛?
“我这是在干嘛?”是黄渤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20 来岁做歌手时问过,做工厂老板时问过;30 岁他去拍管虎的电影,觉得自己“人到30 竟然一事无成,离理想依旧那么遥远”,他也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而到了40 岁,他成了“50 亿影帝”,忙得像一个陀螺,他又想到这个问题。
2000年夏天,黄渤在北京驻唱时接到发小高虎的电话,拉他去帮忙演一个角色。那是青年导演管虎在拍的一个电视电影,叫《上车,走吧》,需要一个说话带口音,到北京开小巴的农村小伙子的角色。这是黄渤第一次接触电影,他毫无经验,光想着不能给朋友丢脸。第一天拍摄,黄渤就把管虎气得半死,他会演着演着走出镜头外,也会演着演着自己喊停,说觉得自己没演好,得重来。管虎不得不教育他:“只有我能喊停,知道吗?”但到了第三天,黄渤就找对了演戏的感觉。那是在拍一场车内戏,拍完后灯光说光不成,得重来。管虎却说,接着拍,表演得那么生动,人家是看表演,谁注意这点光?管虎的话虽不是对黄渤说的,黄渤在边上听了琢磨着:那么生动?看来自己表演得还行。他心里有了自信,开始知道如何演才对路。
《上车,走吧》获得了2001年度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对于初出茅庐的黄渤来说是一件大事。“从拍摄中,感受到自己可以从零开始把一个人物一点点建立、完成,这个过程是让人很愉悦的。”黄渤说让他兴奋不仅仅是获奖,而是他找到了失去已久的愉悦。之前做歌手,虽然在圈里渐渐有了名声,但兴奋和愉悦却逐渐消失。上台前他会连连打哈欠,天一黑,他心情就会变差,因为天一黑意味着又得去演出。虽然收入越来越丰厚,圣诞节时候最多一天得唱11个场子,唱完黄渤回到家,累得直接躺倒不能动弹,心里想想还真不错,一晚上挣了一两万,可还是觉得索然无味。 “能成为怎样的演员,或最终走到哪个地方,我当时并不知道。”他看着记者,神情坚决,“但是我知道,演戏这碗饭我是可以吃的。”

黄渤银幕上的形象也几乎都是“路人”,不论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上车,走吧》中的小巴售票员,还是成名作《疯狂的石头》中的不良青年“黑皮”,抑或赢得金马影帝...

表演的“真”在于生活

2009年,黄渤主演管虎执导的电影《斗牛》,扮演一个负责看管共产党留下奶牛的农民牛二,影片中他70% 的戏份都是与牛的对手戏。凭借这一角色,黄渤成了当年金马奖的影帝。
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黄渤的演员之路似乎并不曲折,这全赖他有一大砝码。导演宁浩就曾表示在看完管虎执导的电视剧《生存之民工》后,就确信黄渤“一定会成为大明星”。他找黄渤来演《疯狂的石头》里的黑皮,之后拍《疯狂的赛车》索性让他当了主演。这两部电影也让观众注意到了黄渤,一个并不怎么帅,却机智、有趣,三两下就能令人捧腹大笑的演员。在宁浩看来,黄渤的特质在于“真实”。宁浩曾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提到:“我觉得他身上有那种难得的真实。其实这在演艺行业还挺少见的,就是从里到外透着的那种真实感。他有一种与生活、与现实特别有关的东西,我觉得那个东西特别珍贵。”
管虎看中的,也是黄渤身上的“真实”。管虎曾如此描述见到黄渤的第一印象:“他身上透露出一种特别用功的天性,眼神闪烁着,特好,要知道,职业演员的眼神绝不会有这种闪烁,是一种很定的感觉。”
所谓的真实或质朴或生命感,实则来自黄渤曾深深沉浸的生活中。毕竟他曾以歌手身份遍游全国,也曾以工厂老板和各种人打交道,这些经历对于一个演员而言难能可贵。在他看来,之前林林总总的生活等于是往硬盘里面储存各种资料、各种人物原型。黄渤的这套方法很像台湾戏剧大师李国修所说的“经验档案”,通过将生活中的观察和经历存储起来,而表演遇到类似的情形即快速调取经验。黄渤有所不同的是,他告诉记者,观察生活是不够的,要真正生活过。“我天天碰到各种人物,见到各种细节,慢慢自然就装进来了。这是社会阅历给予的,而不是靠观察来的。”
为了获得真切的感受,黄渤需要在拍戏前去“体验生活”。拍《无人区》前,他跑去新疆呆了两个月。因为他在电影里扮演的是杀手,为了练杀气,还跑到屠宰场去感受,提着刀子从凌晨四点站到中午。黄渤告诉记者,他以前剧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基于人物分析而设计的各种演法。“但这些都是技术,其实技术啊,演了这些年戏,大家的技术都OK。再想演好一些,就是靠理解能力。”还是《无人区》的杀手一角,黄渤单靠实地体验还是觉得自己找不到点,问导演宁浩,宁浩也说不出什么。黄渤索性跑去和当地人混在一起,混了才知道,原来方法用错了。“之前一直在用加法,龇牙咧嘴地装凶狠,觉得不够就继续加,越加越错。”后来他才发现,越是凶狠暴戾的人越是没话也没表情,于是缠着宁浩要求重拍:“我把台词几乎都删了,删了很多,包括表情动作都收敛了,反而力量就起来了。”
事实上,黄渤一路走来,演的角色多是“小人物”,可能就是观众生活中擦肩而过的“路人”。相对于银幕上常规的俊男、鲜肉或超级英雄,这些“路人”与现实生活距离更近,也因此有一种亲切感,而他们的故事、遭遇,也更容易唤起观众的认同,或悲或喜,让人感同身受,这是黄渤能够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如宁浩曾分析过他和黄渤的相似之处:“我们都是中型城市的社会小青年,比较边缘化的社会青年……也都经过了一个比较统一的审美时代……我们经历了差不多的东西,先接触港台,再接触欧美,然后经历了这样一个逐步开化的过程,所以从各个方面,心理结构、审美意识上比较相近,价值观比较类似。”中国改革开放后30 多年全面城市化的进程中,宁浩和黄渤这些相似之处,同样也存在于他们和观众之间,这也是他们的作品获得了中青年观众认同的原因。再则,黄渤无法归类进生旦净末丑某个行当中。他不常规,因此也不被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类型的角色。陈可辛去看了他演的话剧《活着》,立刻被俘获了:“看完就知道他能演(《亲爱的》)。他在里面演的感情戏的那种力量比他任何一部喜剧都厉害。”同时,黄渤塑造的角色如放在其他影片中可能属于次要角色,但他就有能力让这些角色绽放光彩。从这一点上,他很像某个时期的赵丹,运用生活经历去塑造各种充盈生活气息的、活灵活现的“小人物”。
只是现在,黄渤忙得没时间生活,离开生活的他,就像离开水的鱼。原本他为之愉悦的演戏现在让他心生抗拒。只要一听别人问他有没有时间接戏,仿佛“当”一声立起来一面墙,挡在中间。于是,黄渤希望从角色里抽身,重新回到生活中去。

黄渤银幕上的形象也几乎都是“路人”,不论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上车,走吧》中的小巴售票员,还是成名作《疯狂的石头》中的不良青年“黑皮”,抑或赢得金马影帝...

“真人秀”的“真”在于性格

拍摄黄渤时,恰好张艺兴也在隔壁影棚拍片。张艺兴得知黄渤在,兴奋地跑来,见到黄渤,仿佛他乡遇故知,立刻就一个拥抱。张艺兴是90 后的“小鲜肉”,比黄渤小17 岁,原本不相干的两人却感情深厚,全因在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中相识相知。
《极限挑战》的导演任静告诉记者,东方卫视在策划研发《极限挑战》节目时,想到中国男人的压力好大,“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大,回家还要面对婆媳关系”,于是就决定以此理念来做“极限挑战”。在挑选嘉宾时,也聚焦在35 岁以上40 岁出头这一年龄层、拥有丰富社会阅历男嘉宾。 “黄渤代表哪一种人呢?”任静进一步解释,“就是凭借自己实力、勤勤恳恳,注定不能靠颜值,而是靠自己奋斗走上人生巅峰的男人。”而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中国男人的一种特有的‘小聪明’,还挺可爱的‘小聪明’” 。
说要休息为什么还去接一个真人秀节目?黄渤咧着嘴哈哈一笑:“就玩嘛,这不是个玩的节目嘛。”但黄渤没想到,节目真开录了,玩起来也并不轻松。参与节目的黄渤、孙红雷、黄磊、王迅四人都是资深影视演员。黄渤一开始还琢磨就节目设置的“事件”如何去做反应。后来他才知道,压根就没考虑的时间。比如第三集中,黄渤等嘉宾各被安排了一个打工任务,黄渤需要去送快递。“电视上播出时你们看到的是送了四五个,其实那天我送了100 多个。”黄渤不在上海生活,快递上各种地址他完全没有概念,“我的天哪,完全疯了”。有一户人家还拒收,说快递箱子里的香蕉全烂了。黄渤试着解释几句,但“上海阿姨”多厉害,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教训,眼看着黄渤也不言语了,脸色越来越难看。下了楼,黄渤把箱子往地上一丢,走了几步又折返,拾起箱子。“当时心情肯定是真的。编导说,你不高兴要表现出来,我说,怎么表现?毕竟在镜头前,为了节目,情绪不能全摁在里面,最后还是表现了一下。”
而在导演任静看来,黄渤在节目中的表现恰好升华、提炼了节目主题。“当香蕉被拒收,他扔了香蕉,然后返回再捡起来,说了句‘生活就是这样嘛,快递员真不容易’,这种对主题的升华、社会话题性的把握,他做得比较好。”节目组原本希望擅长喜剧的黄渤,能够为节目带来欢乐,没想到许多体现社会意义、社会价值的东西也能从黄渤身上发散出来,对此,任静分析:“这是他对‘小人物’的理解独到的地方,也是他做的功课。”
作为“50 亿影帝”、“喜剧之王”,黄渤在节目最初几集表现的并不突出,相反,如黄磊,早早就以“智多星”确定了自己的特色,而张艺兴则是“小绵羊”,善良而耿直,孙红雷则完全照着自己银幕中粗犷男人形象对立面去表现,傻乎乎、粘人又总是耍一些拙劣的“阴谋诡计”,而相对知名度并不如其他嘉宾的王迅,也以“大门牙”外形特质赢得了“大松鼠”的外号。反而是黄渤,他并不“耍宝”,荧屏上见到他多是在奋力奔跑勤恳地完成任务,要不就是在照顾队友。黄渤是柔软的,因此他在节目中不是最先凸显的。他告诉记者,他性格自小就没那么刚强和棱角,而早早闯荡社会,则让他“学会了很多与人接触的方法”。作为黄渤的伯乐,管虎却窥见到黄渤柔软外表下的内心,他曾在采访中评价:“黄渤对外是温和的,性格本身带来的,包括他这些年的成长让他必须温和,他三教九流都要游刃其间,但是他内心的坚强,只有你跟他合作你才知道。轴,坚定,他会有坚持。这些东西都是从表面上反着来的。”